Page 36 - OHKF - I&T Entrepreneurship_TC_fullset_1201_2153
P. 36

1
       •
      研          領域,形成全方位、精細化分工的新模式。陸港合作不單推動                                香港優秀的大學科研成果提供多一個重要的轉化落地的機遇。
      究
      背          整個大灣區的科創發展,若能鼓勵香港青年在內地創業就業,                                倘若這些科研成果可在本地及內地市場同時轉化,產品商品化的
      景
                 則能提高香港基礎研究商品化的機會,有助其建成「十四五規劃」                              成功率則可大為提升。過去的經驗亦顯示,如果香港更積極地
                 所要求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青年在內地累積相關實戰產業                               透過創業將科研成果引進內地,將有能力成為國家科創發展的
                 經驗,亦可為香港培養創新和技術領域的人才。                                      先鋒,為整個市場生態帶來正面影響。


                (一)促進香港高校科研商品化                                              近年香港不乏本地孕育的衍生公司,它們利用兩地優勢,成功將
                                                                            科研成果轉化,公司規模亦急速擴張。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生汪滔
                 大學從事科技轉化的目標是將科研成果落地,製成產品於社會
                                                                            2006年畢業後就在深圳福田區成立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轉化
                 應用。科技轉化的方式主要有專利轉讓(patent licensing)及衍生
                                                                            科研成果,九年後,其公司不但進駐深圳科技重鎮南山區,也回
                 公司(spin-off company)。高校為科技成果申請專利,可以透過
                                                                            流香港落戶香港科學園擴展其國際業務。此外,香港中文大學
                 出售專利予科技公司,將成果商品化;或者將專利授予利用高校
                                                                            信息工程系教授湯曉鷗及其博士生徐立於2014年成立商湯科技,
                 研究成果而成立的衍生公司,促進科技轉化。本港大學在知識
                                                                            他們選擇先落戶香港科學園,再將業務擴展至全國,其後於2014
                 轉移方面的情況在過去數年有所改善,但仍受制於人口基數少和
                                                                            年在上海徐匯成立中國總部暨全球研發總部。
                 產業鏈未完善等問題。內地的龐大消費力及成熟的產業鏈正好為






                                        內地和香港的合作不單推動整個大灣區的科創發展,若能
                                        鼓勵香港青年在內地創業就業,則能提高香港基礎研究
                                        商品化的機會,將有助其建成「十四五規劃」所要求的國際
                                        創新科技中心。香港青年在內地累積相關實戰產業經驗,

                                        亦可為香港培養在創新和技術領域的人才。





     34
     34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