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LH_Research_Report_2020_Eng
P. 12

未來的落成量不足以彌補過往的供應短缺
                    未來的落成量不足以彌補過往的供應短缺



                  (圖3)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                [1]

                       40,000                     1990‒2006年                      2007‒2012年         2013‒2019年
                                                平均: 26,000個單位                    平均: 9,900個單位      平均: 14,700個單位
                       35,000
                                                                                                                     2020‒2024年
                       30,000                                                                                          預測平均:
                                                                                                                      16,000個單位
                     單位數目  25,000                                                                18,000個單位
                       20,000

                       15,000
                       10,000
                        5,00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註: [1] 包括首置單位
                    資料來源:差餉物業估價署、屋宇署、地政總署、城市規劃委員會、各發展商披露的數據,以及團結香港基金
                    由於政府在2018年將新落成公私營房屋單位的目標比例從六比四調整為七比三, 《長策》的私人住宅供應目標因而被大
                    幅削減至12,900個單位。雖然16,000個單位的年均落成量預測仍較《長策》的最新目標為高,惟《長策》在估算十年房
                    屋供應目標時,卻忽略了過去累計的供應短缺。

                    在政府調整將新落成公私營房屋單位的目標比例之前, 《長策》的私人住宅供應目標自2013年首次公布以來,一直徘徊
                    於每年18,000至19,000個單位的水平。我們就以18,000個單位作為比較的指標,而此亦是《長策》為2015至2017年
                    定下的目標。當我們將此供應目標和2013至2019年的實際落成量作比較時,便發現除2018年以外,其他年份均沒有達標。

                       年均16,000個單位的預測落成量並不足以彌補過往的累計短缺,私人住宅供應情況仍然堪憂。




    10
    1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