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OHKF_Gerontech_report_cn
P. 17
香港長者面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患有慢性病 , 65歲或以 推動這模式 , 例如在藥劑師和護理人員的協助下 , 安老院
4
上人士中 , 有78.1%患有慢性疾病(C&SD, 2019) 。 長者 舍可引進智能藥物系統 , 並在醫院管理局 ( 「 醫管局 」 )
慢性病的高患病率導致本已不足的醫療資源日益緊張 。 只 與社會福利署 ( 「 社署 」 ) 合作下進一步促進其應用 。
有重新調整我們的醫療體系 , 並重視基層醫療才能滿足人 引言 引言
口老化引起的健康需求 。 基層醫療包括健康推廣 、 醫療支 最後 , 人口老化為香港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人手短缺 。 隨
援以及疾病預防和管理 , 當中亦包括復康(FHB What is 着香港高齡人口飆升 , 城市主要工作人口 ( 15至64歲 ) 相
Primary Healthcare?, 2021) 。 由於基層醫療屬於預防性 對下降 。 圖3反映了香港人口結構從2020年至2069年的急
質 , 這意味着以一種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為長者取得更健 劇變化(C&SD, 2020; 2021, August 11) 。 6
康的效果(FHB, 2010) 。 樂齡科技可以通過使用智能健康
監察設備更好管理慢性病 , 有助促進基層健康 , 從而降低 按當前人口老化趨勢 , 照顧者和機構將難以應對未來幾年
病人對醫療服務的需求 。 大量湧現的年長病者 , 造成更多人要承受作爲照顧者的負
擔——即要承擔照顧慢性病患者 、 殘疾人士或年老家庭成員
7
在香港 , 醫療與社會機構的連繫也頗為不足 。 這是一個確 的壓力 。 照顧者的負擔過重將導致護理照顧時間減少 、 生
切的問題 , 由於許多長者和殘疾人士需要全面的長期護理, 活質素下降 , 以及身心健康惡化等問題(Liu、 Heffernan &
當中涉及醫療和福利服務及專才 。 隨着年齡增長 , 長者患 Tan, 2020)。 由於樂齡科技有助推動居家安老 、 預防性保
上殘疾或多種障礙的機會也因而增加 , 因此對此類長期護 健康和醫社合作 , 機構和照顧者的護理效率可以得到提升 ,
5
理的需求也隨之提升 。 例如 , 中風後康復的長者可能需要 其壓力和工作量亦得以減輕 。
醫生的門診治療 、 社會工作者的病例個案管理 , 以及物理
治療師的定期鍛煉 。 因此 , 香港有需要推廣一種醫社更緊
密合作的綜合護理模式(OHKF, 2018) 。 樂齡科技正正有助
最普遍的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51.5%) 、 高膽固醇(26.1%)和糖尿病(23.4%)(C&SD, 2019) 。
4
5 根據政府統計處 ( 「 統計處 」 )(2014) , 殘疾人士的整體患病率由2007年的5.2%上升至2013年的8.1% 。 70歲或以上人士的升幅最大 , 普遍患病率為42.6% , 其中以身體活動受限者患病
率最高 。
6 預計人口老化比率 ( 65歲或以上 ) 將從2020年總人口的19%增長到2069年的35% , 即增加約180萬人 , 其中未來數十年內的人數升幅預計會集中於85歲或以上組別的長者( 「 老長者 」 ) ,
情況令人擔憂 。
7
儘管要承受照顧者的負擔的人數不斷增加 , 香港尚未制訂全面的照顧者政策 。 因應其他組織在不同情況下鼓勵政府採取照顧者政策 , 政府目前正完成一項有關如何支援照顧者的研究
(LegCo The Chief Executive’s Policy Address Supplement—Caring, 2021; HKCSS, 2020, April; EOC, 2019) 。 台灣 、 澳洲 、 瑞典和英國等其他司法管轄區已為此立法 , 確認照顧者接受
政府各類支援服務的法定權利(LegCo, 2020, March 9) 。 在香港 , 社署設有 「 護老者支援服務 」 網站 , 其中包括 「 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 」 (SWD Carer Support
Service, 2021 ) 。 該計劃旨在向低收入家庭護老者發放生活津貼 , 以幫助長者居家安老(SWD Pilot Scheme, 2021) 。 而目前政府仍沒有任何計劃幫助殘疾人士的照顧者 。
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