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Demo
P. 30
香港港口發展轉運業務需要更大的貨櫃堆場面積2019年吞吐量(’000標準貨櫃單位)2019年全球排名國際轉運貨櫃比率碼頭面積與呑吐量之比(公頃 / 100萬標準貨櫃單位)碼頭面積 泊位數量(公頃)碼頭面積與泊位之比(公頃 / 泊位)表1. 世界頂尖貨櫃碼頭比較註: [1] 數字僅顯示貨櫃堆場的面積。總港口面積的數據不詳。 [2] 包括葵青貨櫃碼頭(279公頃)及內河碼頭(65公頃)。 [3] 面積包括非貨櫃碼頭。資料來源:相關港口的管理局、100allin、華創證券、《寧波經濟》、江蘇海外集團國際技術工程、海管家、《Maritime Gateway》,以及《Ship Technology》12345678910<10
%<5'P%<20q%不適用59C,30337,19627,53525,76923,22321,99221,01018,30317,30014,811835[1]8589681,167873707450344[2]13,100[3]8,114[3]19.323.135.245.337.632.121.418.8757.2547.819.411.915.824.811.717.3184.7524208上海新加坡寧波舟山深圳廣州釜山青島香港天津鹿特丹43726147744125732539香港港口未來的發展潛力也受制於其面積有限的貨櫃堆場。由於傳統的直接出口業務愈加依賴廣州及深圳等內地港口,香港港口對轉運業務的依賴程度因而日益增加,而轉運業務對空間的需求比一般業務大。因此,碼頭空間局限的問題勢將越趨嚴重。目前,香港港口的總吞吐量有71%來自轉運業務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