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Demo
P. 31


                                    圖15. 新加坡及香港貨櫃碼頭面積之比較新加坡貨櫃碼頭範圍(858公頃)葵青貨櫃碼頭範圍(279公頃)資料來源:谷歌地球一個轉運貨櫃在葵青貨櫃碼頭卸下後,會在貨櫃堆場停留幾天,然後再載上另一艘船前往目的地。這意味著轉運樞紐需要龐大的堆場來容納這些等待下一艘船的「積壓」貨櫃。然而,我們比較過全球的頂尖港口,發現香港港口不僅貨櫃堆場面積最小,其貨櫃堆場與吞吐量比例(每100萬個標準貨櫃單位的貨櫃堆場公頃面積)及貨櫃堆場與泊位比例(每個泊位的貨櫃堆場公頃面積)也是所有港口中的最低(表1)。這在一方面確實證明了香港港口的營運商效率極高,能夠利用較小面積的貨櫃堆場來支撐龐大的貨櫃吞吐量。不過換個角度看,用地短缺亦將成為香港港口未來發展的絆腳石。為讓上述港口面積比較更形象化,我們將新加坡港口區與香港葵青貨櫃碼頭的衛星圖像並置(圖15)。兩個港口的轉運業務佔其總貨櫃吞吐量的比例均相當高。由圖可見,新加坡的港口面積是葵青貨櫃碼頭的三倍以上。圖15. 新加坡及香港貨櫃碼頭面積之比較29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