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Demo
P. 32
葵青貨櫃碼頭附近逾四成的港口後勤用地未被善用由於香港葵青貨櫃碼頭的港口貨櫃堆場面積相當有限,業界對支援轉運業務的土地需求增加。因此,葵青區有大量的非碼頭用地被規劃作港口後勤用途。然而,很多這些港口後勤用地並沒有被充分利用。我們根據衛星圖像、航拍相片、分區計劃大網、數碼土地界線圖(ic1000)及實地考察,運用專有的地理資訊系統進行分析,發現在葵青貨櫃碼頭周圍59幅總面積達122.6公頃的港口後勤用地中,有42.4%的面積沒有被充分善用。其中有7.7公頃的土地現時被空置,另有44.3公頃的土地被用作露天停車場(圖16)。我們已將59幅用地的詳情載於附錄,並記錄了每幅用地未盡其用(即被空置或用作露天停車場,有關記錄乃觀察地政總署過往的航拍相片所得)的年期。平均而言,這些用地過往有13.5年的時間沒有被充分地利用。而當下仍未被善用的土地,其記錄更差於平均水平。現時空置以及被用作露天停車場的用地,平均分別有16.8年及21.9年未被充分利用。部分用地甚至已有20至30年沒有得到善用。早於2015年,運輸及房屋局的一項研究就已探討過附錄所列的59幅用地當中的17幅,並就未來的土地使用規劃作出建議(表2)。然而,大部分建議至今仍沒有被推行。這解釋了為何儘管新加坡的貨櫃吞吐量是香港的兩倍,但其貨櫃堆場面積與吞吐量之比仍較香港的為高。同時,新加坡現時正建設用於重置現有碼頭的大士超級港,其建成面積約為1,400公頃,是現有碼頭面積總和的1.6倍。12 另外,衛星圖像顯示,新加坡的港口面積寬敞,足夠支持其港口運作,因此沒有必要在貨櫃堆場附近劃出額外的港口後勤用地以支持港口營運。另外,新加坡碼頭區域的邊界也相對平直整齊,沒有位於角落或橋底的用地。整體而言,新加坡港口區由於具備面積充足的貨櫃堆場與完善規劃的邊界,因此能較妥善地運用用地。12 仲量聯行(2018) , 《Singapore’s west beckons》(僅提供英文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