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Demo
P. 65


                                    政府作為整體發展策略規劃者及土地供應者,有責任為包括經濟活動等各項活動提供足夠的土地。雖然政府已為長遠土地規劃確立了規劃框架,但很多已規劃的發展項目經常被短期優先事項取代,從而被延遲落實。由於棕地作業沒有事先經過全面規劃,所以營運狀況未如理想。棕地運作通常不會興建多層建築物,其土地利用效率因此較低。這些棕地往往散布於新界不同地區,甚至會與村落或私人住宅交錯分佈。因此,棕地作業很多時會為社區帶來負面影響,例如噪音及環境污染等。匱乏的交通基建配套令交通阻塞的情況時有發生,影響鄰近居民的出行需求。若政府選擇袖手旁觀,棕地作業者群並沒有動機整合及改善其營運狀況,而社區將會繼續受負面外部效應影響。棕地的出現是政府過往執行力不足的一個典型例子。雖然政府有長遠的土地規劃,但長遠規劃未有具體的中短期政策目標,導致長期計劃往往被其他短期優先事項取代。因此,要解決物流業土地短缺和棕地問題,關鍵在於制定經濟策略及行業發展藍圖,並設置合適的管治架構來制定和推行相關土地策略規劃。市民不僅要安居,還要樂業。政府一方面應不遺餘力開闢更多住宅用地,另一方面也需確保有足夠的土地以發展香港的策略性行業。出路:政府為策略性行業適時提供足夠的土地和設施1. 缺乏整體的經濟及土地用途規劃由於物流業的營商環境不斷變化,現有的一般倉庫及分層工廠大廈等設施已難以滿足現今市場的需求。工業用地不足推高了租金,令業界被迫轉向新界尋覓可負擔的替代方案,從而導致棕地產生。物流業棕地群的產生是市場對土地供應不足的正常反應。2. 土地供應不足助長棕地無序發展 3. 棕地作業導致負面外部效應63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