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Demo
P. 69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是大橋於香港的著陸點,鄰近香港國際機場。其地理優勢讓它成為一個連接內地珠江三角洲和全球的雙向門戶。為探討如何有效善用香港口岸人工島的土地,政府在2015年曾委託第三方進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上蓋發展的規劃、工程及建築研究》。22 物流業是該研究初步建議發展的機場相關產業之一。然而,由於行政長官邀請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提交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方案,原本的研究於2018年暫緩進行。自最初研究開展至今已過去五年,機管局或政府仍未公布有關人工島的發展規劃。香港口岸人工島可發展的上蓋面積約為30公頃,由於鄰近香港國際機場及港珠澳大橋,它毫無疑問是發展機場綜合物流中心的理想地點,未來為大灣區和全球各地提供無縫的物流服務。由於現時來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交通流量仍然偏低,我們建議機管局及政府盡快規劃和落實發展方案,以在大橋交通開始繁忙之前把握發展的時間窗口。為配合香港口岸人工島將來發展成為物流樞紐,政府應加快建設已規劃的道路及鐵路基建項目,包括P1公路、連接大嶼山與中部水域人工島及香港島的公路走廊,以及連接大嶼山與屯門西、大嶼山與中部水域人工島的過海鐵路,以改善香港口岸人工島與機場島的連接。這些交通連接將為香港口岸人工島、龍鼓灘及屯門西部物流樞紐的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基建支持。22 香港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2015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上蓋發展的規劃、工程及建築研究》第一階段社區參與摘要。 23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2018年),《多管齊下 同心協力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根據2018年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23的建議,屯門西及龍鼓灘的填海值得優先研究及落實。此外,政府也會同時考慮屯門西部的住宅發展潛力。鑑於屯門西及龍鼓灘一帶坐落於香港國際機場與深圳灣口岸之間的策略位置,連接多條主要公路,包括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擬建的屯門西繞道、港深西部公路、11號幹線,以及未來有機會建設的西部海岸鐵路(從屯門南部經未來的中部水域人工島連接至香港島),交通便捷,因此我們為此地區提議了兩項發展方案,以回應政府的構思。此地區的發展預計可提供約450至590公頃的土地。物流樞紐二:龍鼓灘及屯門西地區的兩個發展方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