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OHKF_Biotech_2021_SC
P. 33

两地的人才和产业优势,完善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及生产链条。与此                              物科技巨企英科智能更将其全球总部由美国搬迁到香港,把药物

            同时,如上文所述,香港在临床试验上备受认可,而且医疗器械产                               开发及临床数据预测平台设于香港。这些应用确能大幅加快研发
            品所要求的临床试验病人数量较新药研发为少,因此,医疗器械产                               时间并降低研发成本,例如英科智能日前全球首创利用人工智能
            品在完成设计后,也可以在香港进行临床试验。                                       发现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候选化合物,并推进至临床前研究,
                                                                        整个研发过程仅用了18个月及260万美元,比传统新药研发
            综上所述,香港的大学及企业可负责产品原型开发,其中医学工程
                                                                        所需4.5年及约6.7亿美元更具成本效益。
            部分由港方负责,电子计算及程式开发部分由深方负责。若为二类
                            36
            或三类医疗器械, 在完成临床前试验后,企业可在香港受全球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术还能优化图像分析和疾病诊断。在2019
            主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临床试验中心或医院专科完成临床                                冠状病毒疫情在中国内地处于高峰期时,武汉的医院开始使用由人
                  37
            试验。 其后,在质量管理方面部分,同样地,硬件验证及确认可                               工智能生物科技企业Skymind开发的算法软件Axial AI,以秒为单位
            在香港进行,而软件部分的测试可在深圳进行。最后,通过设立在                               分析肺部电脑断层扫描(CT)图像,将医生判读图像的时间大大缩

            深圳园区的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企业                               短,加快判断病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精准度更高于90%。香港
            也可以加快在内地生产上市的审批流程。通过审批后,可在香港或                               的公立医院也已引入相关技术,由人工智能分辨肺部可能有潜在

            深圳进行商业化生产。                                                  感染风险的病人,并优先提供医疗服务。

                                                                        与高端医疗器械相同的是,考虑到香港在生物科研和医疗方面的
            | 人工智能与生物科技
                                                                        优势,以及深圳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在“人工智能+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生物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使用大数据和机器                               生物科技”这个细分领域,港深两地的合作,有望令两地达到国内

            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和平台,我们有望大大提升生物科技研                               领先、乃至世界一流的水准。而企业选址河套区,则可以兼备港深
            发、图像分析及疾病诊断等的效率。在优化生物科技研发流程方                                两地的人才和产业优势,更高效地推动企业发展。
            面,人工智能技术可应用于药物开发和临床数据预测。人工智能生




            36
               医疗器械一般分为三类:一类器械为低风险器械,大多不受监管;二类器械为中度风险器械,只需通知药监局即可注册上市,小部分需要提交临床试验数据;三类器械为高风险器械,
              受药监局监管,需要提交临床试验数据。
            37
               香港目前并没有规管医疗器械的特定法例,企业可自愿选择申请认可与否。
                                                                                                                                      31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