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OHKF_Biotech_2021_SC
P. 35
要构建港深生物科技合作生态系统,港深两地需要制定全面、具体 成为龙头企业的后备力量。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缺乏这种能够对周边
及长远的规划。我们将在本章梳理目前两地合作的困境,并向港深 区域产生巨大影响的锚机构。
两地政府提出政策建议。两地政府应在政策层面互相协调,减少
锚机构的模式在其他地方不乏成功先例。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为
各自为政,避免因为税率或租金等政策优惠的差异导致人才或者
例,地方政府和园区运营方在发展初期就采取了吸引罗氏(Roche)
企业单向流动、集聚在单一园区,这样才能保障河套区一区两园的
和葛兰素史克(GSK)等大型跨国医药企业入驻、设立地区总部或研
长远协同发展。
发中心的策略,以推动本地生物医药产业形成链条,进而吸引并培
| 建立区内锚机构,加速发展生物科技 养了一批如绿谷制药、中信国健、微创医疗、复旦张江的本土创新
药企。而美国大波士顿地区更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世界级生物
产业集群
科技产业集群。以下我们将分析大波士顿地区肯德尔广场(Kendall
“锚机构”(Anchor Institutions)通常被用来描述一个地区的核心机 Square)的案例,提出多管齐下的策略,通过建设锚机构在河套区
构或企业。锚机构有两种,一种是顶尖大学或者大型研究机构, 发展生物科技产业集群。
通过前沿的基础科研及知识转移,一方面能为当地的大小企业提供
大波士顿地区生物科技集群:肯德尔广场
基础科研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能孕育大量有潜力发展成“独角兽”
的衍生企业,利用科研成果产生巨额利润。另一种锚机构则是大型 波士顿和剑桥组成的大波士顿地区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生命科学集
企业,比如大型药企,能够吸引中小型企业搬迁到它们附近,以承 群地,全球最大的20家生物医药公司有19家都在波士顿设有据
点。区内以肯德尔广场为中心,临近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接相关上下游业务合作,或者寻求被这些大型药企收购。这些锚机
构对于当地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十分重要,往往能产生大量就业, 被誉为全球最具创新性的一平方英里(如图12)。受到顶尖大学、
带动上下游产业,提供大量税收。 充足人才以及政策优惠吸引,大型生物医药企业(图中粉色标记),
例如诺华、辉瑞、阿斯利康等,均在这个区域设立地区总部或研究
然而,港深两地尚未形成一批世界级行业龙头生物科技企业,或集
中心。而不少具潜力的初创公司(图中橙色标记)也集聚在这个区
聚成一个世界级生物科技产业集群。尽管深圳产业发展蓬勃,其龙
域,当中不乏大学的衍生公司,例如研发出新冠病毒疫苗的哈佛
头骨干企业和大型跨国企业却较少,中小微企业占深圳生物医药
大学衍生公司莫德纳(Moderna)。这些初创公司逐渐发展成为独角
企业的绝大部分,而作为中坚力量的中等规模公司较少,缺少发展
兽企业,更有很大可能将来被传统大型医药企业收购或自行上市。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