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OHKF_Biotech_2021_TC
P. 56
5
• 供港深兩地政府參考的政策建議
因此,我們建議香港衞生署覆核名單,並考慮將中國內地添加到
名單中,認可由國家藥監局批准的藥品。這個舉措亦會提供
一個正面信號,鼓勵內地醫藥企業來港進行科研活動,並註冊
新藥上市。長遠而言,參照在2019冠狀病毒疫情期間,香港政府
設立顧問專家委員會審批進口疫苗的經驗,香港可探索建立機
制,並研究引入及培育藥物審批專才,特別是精通美國FDA及
歐盟EMA等機構新藥和醫療器械註冊相關的業務,並精通多語種
的專業服務人士,以探討長遠實現能獨立審批新藥。
73
另一方面,隨着「港藥通」政策 出台,指定醫療機構可以使用
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和醫療器械,而審批權也從國家藥監局被
| 建立一站式生物科技轉化服務平台
下放至廣東省政府。但我們在實際調研中發現,監管部門依然要
求相關藥品和醫療器械遵循傳統途徑,須先獲得符合國家藥監局
香港和內地生物科技企業若要形成規模,需要尋求龐大市場支
標準的臨床試驗數據,才可以註冊上市。這與加快臨床急需藥品
持。在市場化的路途上,企業需要積極開拓非本地市場,以實現
和器械註冊上市的政策原意不符。因此,深圳市政府應向廣東省
長期生存並快速發展。香港在對接傳統歐美市場和新興東盟市場
衞生健康委員會爭取放寬有關規定,允許使用這些已在香港上市
較為便捷,而深圳亦能協助國際企業進入內地市場。其中海外
的藥物和醫療器械用於深圳患者後的療效數據,來申請在內地
企業在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時,由於內地的稅務、法律制度等體制
註冊上市,並由藥監局設立在河套深圳園區的大灣區分中心進行
與國際有異,企業需花費額外資源來了解和配合內地的流程;
審批(詳見建議6.3),以加快藥物與醫療器械在國內審評審批的 74
企業也認為內地市場透明度不足,市場環境充滿不確定性。
具體流程。
而政府需要針對這些障礙提供充足的支援。
73 2020年11月,國家藥監局等八部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允許在大灣區內地九市開業的指定醫療機構使用臨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由國家
藥監局批准改為由國務院授權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即「港藥通」),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成為首家試點醫院。
74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於2020年6月至7月以網上問卷,訪問259間在香港成立少於八年、以香港為公司總部的初創企業。43%受訪者有感內地的體制與香港有異,39%受訪者擔心市場環
境充滿不確定性,34%受訪者認為大灣區市場透明度不足。
54